【物流頒獎體】香港物流發展局全力支持 「香港物流新銳大獎」表揚業界人才
2025/1/16
為表揚年青物流人才,業界日前舉辦了「香港物流新銳大獎」典禮
隨著電商發展一日千里,物流業亦在彰顯其重要性。運輸及物流局於去年10月公布《現代物流發展行動綱領》,制定了8大策略 ,其中之一是打造現代物流業「智慧、創新、高端」形象,以吸引年青一輩入行,為此,業界在香港物流發展局支持下,日前舉辦了「香港物流新銳大獎」,以表揚業界有出色貢獻及展現卓越潛力的年青物流人才。
運輸及物流局副局長廖振新
運輸及物流局副局長廖振新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,市民對物流的普遍印象是「細個唔讀書,大個做運輸」,但隨著時代轉變,行業須講求高端創新,並加入很多資訊科技元素才能做大做強,「其實我們的物流業界做得相當出色但卻無人知道,希望能透過這個頒獎禮告訴公眾,物流行業是大有可為的,藉此吸引年輕人入行。」
除今次頒獎禮外,廖振新說還有很多工作在進行中,例如結合本地企業及大專院校推出「影子工作」,「有點像師友計劃,學生會進入企業,然後形影不離地跟著業者實地觀察,了解行業的實質工作,同時體驗其好處及前景。」
創新領導獎:張泰業
創新領導獎:張泰業
今次頒獎禮共設3個獎項類別,包括給初入行年輕從業員的「物流新星獎」、給擔任營運及中級管理層的「傑出專業獎」,以及給年輕高級管理人員的「創新領導獎」,今年取得後者獎項的共有3位,其中之一為Charles Kendall Freight亞太及中東地區董事張泰業(Keno),他早於2003年入行,見證行業的變遷。
「畢業時我有兩個選擇,一是到銀行工作,一是加入物流行業,月薪相差約一倍」,結果他竟選了後者,因為覺得英國公司可讓他環遊世界,而且當時他是香港分公司的第二位職員,覺得發展空間更大,「寧為雞口,無為牛後」,但這決定卻氣煞了媽媽!
時至今日,證明了Keno的決定是對的,「的而且確,剛入行時物流業非常勞動密集型,經常要寫提單,另外就是要人手點貨,一點隨時要用上兩、三日」,現時他們英國公司已採用無人機在晚上下班後點貨,19萬呎的貨倉只需7至8個小時即可點算完畢。
由於行業發展急促,Keno亦須不斷提升自己,除了在疫下完成了一個法學碩士學位方便閱讀合約外,還須緊貼航空安全及海關政策等,現時Keno的日常工作包括控制8間分公司的運作,而且亦如他所願,每隔一至兩星期就會飛到不同國家見客或述績等。
他對物流業發展感到相當正面,「早從千多年前中國便已有商隊,即是無論世界怎麼變遷,只要有貨物,物流業就會存在;加上香港是貿易自由港、零關稅,同時企業利得稅低,這些都造就了物流業務的優勢」,儘管現時環球經濟前景不明朗,但Keno仍預期明年利潤會有單位數升幅。
傑出專業獎:葉芷彤
傑出專業獎:葉芷彤
入行9年的香港國際機場航空貨運及後勤經理葉芷彤(Queenie)取得「傑出專業獎」,她以管理培訓生(Management Trainee)身份加入機管局,先後加入多個部門實習,最後選定了空運部門,因為她認為隨著基建發展和貿易數碼化,行業發展會很大,「以前物流行業只看兩件事,一是時間,二是金錢,但現在除這兩個元素外,客戶還講求升值的物流方案,就像實時追蹤和綠色智能等,現時每個行業都講求ESG、數碼化和無紙化,如何減少浪費、增加效率,都是重要的課題。」
說到行業前景,Queenie認為是有危亦有機,「物流行業現時缺乏人才資源,我們需要的不單是負責運輸的司機,更需要IT、工程和建築設計的專才」,但她同時認為大灣區發展潛力巨大,再加上疫後更多人關注健康,提升食物溫控及冷鏈運輸等需求,「大家都會提升對運輸方案的關注」。
物流新星獎:黃舒瑤
物流新星獎:黃舒瑤
取得「物流新星獎」的是香港空運貨站有限公司(Hactl)商業及業務拓展助理經理黃舒瑤(Wendy),她加入物流行業僅僅兩年。「在2、3年前,我跟大家一樣以為物流就是搬搬抬抬,但入行之後,發現這是一個很講求新科技及可持續發展的行業,我現時的工作正好是將香港這些優良工作模式帶到國際,並設立獎勵計劃,鼓勵航空公司及其他租戶減廢,從而獲取獎座、禮券甚至是管理費扣減等。」Wendy現時對物流行業已完全改觀,認為發展充滿潛力,「很快就會起用三跑,加上電商的蓬勃發展,行業需要很多新血和新構思。」
市民心聲
市民Katrina
Katrina:因為工作忙碌,很少時間逛街,加上很多實體店提早了關門時間,現在她的衣食住行主要都靠網購,「好處是不用親身到店舖選擇,能節省時間和腳力,同時可以快速比較價格,還可以送貨上門不用自己拿。」她以前陣子搬屋為例,網購可以幫她集運和分類,更可以安排師傅安裝,附加服務做得很好,現時她每月會花數百至過千元在物流服務上。
市民Fedora
Fedora:很喜歡選用「步兵」服務,因為可以上門收貨,同時方便親手送禮給朋友,「上門取貨很快捷方便,兩小時左右就可以送達,現時每月約花數百元於物流服務。」
刊於2025年1月16日《香港經濟日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