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畢業不失業】誰都可發光,只要找對地方  商場機械人課程助SEN畢業生就業  

2025/07/30

首屆「商場機械人服務大使」課程頒獎儀式順利舉行,眾嘉賓與畢業生一同合照

有沒有想過SEN(特殊教育需要)的小朋友在完成學業後,可以怎樣融入商業社會、自力更生?相信這亦是不少SEN學生家長的一大難題。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副會長暨教育及培訓委員會主席蔡群力表示,自己都是SEN學童的家長,她深切明白到孩子畢業後投入社會工作存在著很大的鴻溝,如何讓他們在學習期間增加社會接觸與經驗,對小朋友非常重要。

機械人操作課程導師戴景曦(左)及青年會專業書院課程經理江麗明(右) 表示,課程將有助畢業生投入社會工作

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托基金策動及捐助、青年會專業書院(YMCACOC)主辦之「賽馬會鼓掌-創新教育歷程:耀眼之星」,首屆「商場機械人服務大使」課程頒獎儀式日前圓滿舉行。大會除向表現卓越的學員頒發成績表外,還舉辦了分享會環節,邀請嘉賓分享課程的多元出路及共融就業的意見。

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教育總監萬頴恩博士於頒獎儀式上表示,教育的價值在於讓每位學生找到自己發光的位置

當日出席的分享嘉賓包括Generation香港行政總裁鄭浩維(Brian),他表示職場變幻莫測,SEN學生畢業後前路狹窄,於是他們將中四至中六的SEN學生集中到三間學校,提供先導(Taster Class)及應用學習調適課程(AApL),讓學員接受職前培訓掌握未來職場技能,開拓多元出路,同時協助企業緩解人才短缺的挑戰;蔡群力則表示,計劃讓業界看見SEN青年在科技與服務領域的潛能,亦啟發協會思考如何深化青年、教育與工業界之間的連結。

大會特別展出課程涵蓋的商場機械人

計劃主要分為兩大階段,首階段讓中四至中六學員以按部就班的方式接受就業培訓。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 – 青年會專業書院(YMCA COC)會透過先導體驗及為期兩年的「商場機械人服務大使」應用學習調適課程,讓學生學習機械人操作、客戶服務及生涯規劃等技能,並透過商場實地考察,建立職場經驗。

現場設有四個趣味互動攤位遊戲

第二階段為職前培訓課程,由YMCA COC與Generation香港合辦,根據職場趨勢和業界需求的研究,與業界共同創造了適合18至29歲SEN年青人的職位,如「手動軟件測試」及「機械人助理」,並透過通識增潤及實踐活動,包括其他與就業有關的培訓,教導學員商業技能、撰寫履歷表和面試技巧等,在專業技能導師和就業輔導導師雙管齊下學習,加強就業準備。

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教育總監萬頴恩博士於頒獎儀式上表示,是次活動不僅是對學員努力成果的肯定,更是對創新教育理念的實踐,他指出,特教青年有能力掌握關鍵技能,將可成為未來經濟的生力軍,「我們不只要傳授謀生技能,更要點亮改變命運的自信!」

為了讓嘉賓更深入了解學員及畢業生的學習成果,大會特別展出課程涵蓋的商場機械人,並由學員與畢業生親自示範操作及講解應用技巧,展現他們在科技培訓中的實戰能力。現場亦設有四個趣味互動攤位遊戲,包括「機械搬貨王」、「足球衝鋒隊」、「服務達人配對賽」及「夢想套圈王」,以趣味競技方式呈現,讓大家感受學員的創意與團隊合作精神。

學員:可學習課本以外的知識

黃樂天和葉佳妮均表示課程很有趣,學習到課本以外的知識

17歲的黃樂天和葉佳妮都是首屆「商場機械人服務大使」的畢業生,樂天表示課程很有意思,可以學習課本以外的知識,例如是機械人的實際操作和應用,又可以試用對講機和客戶服務工具等,他希望能夠繼續進修,熟習以後朝著客服工作的目標邁進;佳妮亦表示課程很好玩,課程讓她作出生涯規劃,看到未來出路。

在分享會環節上,多位嘉賓就課程的多元出路及共融就業前景發表意見

機械人操作課程導師戴景曦(King Sir)指出,課程內容主要分為三部分:機械人應用、客戶服務、生涯規劃,操作機械人其實是重複的指令,相對比較適合自閉症人士,YMCA COC課程經理江麗明則補充說,課程採用小班教學,每班在16人以內,並有三位老師帶領,修讀課程有助學生建立對科技的信心外,亦能加強學生的人際溝通技巧,「僱主招聘人才時,會視乎應徵者的技術應用以及人際溝通,我相信同學通過這個課程可提升就業機會。」King Sir說。

刊於2025年7月30日《Topick!》 查看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