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有出有入】國慶長假期旅客增 旅遊區食肆生意大幅上升
2025/10/6
今年十·一國慶及中秋節假期非常接近,不少市民請兩三天假期就可以自製長假,去一個長旅行,令民生區食肆生意持平甚至下跌;幸好有出亦有入,受惠於內地旅客增加,旅遊區食肆生意提升4成,當中佔8成為內地旅客。

港式火鍋店「滾得棧」創辦人梁志偉(Jonathan)指出,他們尖沙咀分店受惠於自由行旅客,整體生意上升4成,「平時內地旅客約佔3至4成,黃金周則大幅上升至8成」,至於其他民生區分店生意仍然強差人意。
梁表示,他們沒有做特別優惠,「有些內地網紅來吃過,特別喜歡我們的花膠雞湯底,可能因為內地普遍吃濃味的麻辣雞鍋,也沒有廣東湯,我們餐廳飲完雞湯可以繼續打邊爐,充滿香港特色。」截至周一下午,他們尖沙咀店的訂枱約6成,預期會有內地遊客臨時上門吃飯,全場滿座。

私房菜餐廳「Kwok宴」顧問陳國強稱,他們推出了「國宴」套餐,和應了國慶主題,宴席主打鮑魚、蒸魚、佛跳牆等矜貴菜式,再加上早前的推廣宣傳,今年國慶及中秋節都客滿,「我們主打私房菜,枱子不多,很快就爆滿,每位人頭約800元。」
但他直言本地餐飲業仍有待復甦,每年9月開始就是傳統餐飲旺季,由中秋到聖誕有很多重要節日,但現時餐廳仍只能保持在較低的價位,「以前做私房菜是我們給客人餐單,由我們定價,現在則掉轉,由客人給預算,我們再在有限的預算下制定餐單,可見市民用錢更審慎。」

鳳城酒家飲食集團董事經理李宇傑(Chris)則表示,他們主打本地人生意,今年食客的消費額較去年下跌15%,人流亦跌約1成,「我們推出了4位起的中秋節套餐,包括乳豬、炸子雞和大蝦伊麵等,人均約400元,不過今年散叫的客人佔了約8成,單價約每人300多元。」由於酒家非位處旅遊旺區,Chris表示內地黃金周對他們的生意沒有大幫助,反而是本地人自製長假期外遊令生意減少,今年中秋約做1.5輪枱,較以往兩輪枱遜色。

餐飲及零售品牌營銷顧問冼嘉頌(Jonathan)稱,假期中式酒樓整體生意上升約2成,但西餐廳則未有受惠,「中秋節是傳統華人節日,大家都會留港與家人共聚後才去旅行。」
他希望政府能有系統、有主題性地帶動本地旅遊業,瞄準具消費能力的30至40歲外國旅客,「就如最近的九龍城寨熱就吸引了很多日本旅客訪港」,他認為香港的吸引之處包括電影、高端消費品及高級餐飲,政府應加以推廣,「餐飲方面,可以推廣香港電影的味道,除九龍城寨的叉燒飯之外,還可以推廣不同區域,例如深水埗及懷舊菜等,多做展覽及導賞團,吸引旅客到港,帶動本港整體消費。」
市民趁假期外出吃飯

1. Brian(零售業):家人一向沒有慶祝節日的習慣,但亦會趁著工作到尖沙咀區吃飯,中秋夜和太太一同吃日式割烹,人均消費約1,000元,「選擇日式餐廳,一來因為在節日較少人,二來是太太喜歡,她喜歡就可以了。」
2. Ada(家庭主婦):因為家中有長者,不想走得遠,中秋節會和家人一起到附近的酒樓吃飯,「沒有指定要套餐抑或散叫,喜歡甚麼就吃甚麼,最重要是老人家吃得到,人均消費約200元。」
刊於2025年10月7日《香港經濟日報》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