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風聲鶴唳】復活節港人外遊 本地餐飲生意銳挫8成
2025/4/22
北上熱潮仍然未退,入境處統計顯示,截至20日,今年復活節假期前3天連同假期前夕,合計出境市民人次按年增加18.1萬或8.9%,累計北上人次按年增加15.2萬或約10%,本地餐飲及零售業均表示生意大受影響,有食肆負責人形容剛過去的復活節首日是「超級黑色星期五」,生意只及平日的2成。
由復活節假期前夕(17日)至假期第三天(20日),一連4日合計錄得222萬人次市民出境,當中約167.8萬人次經各陸路口岸北上;同期入境市民人次約161萬,估計「淨出境」人次近61萬。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較早前預測,今個復活節的本地餐飲生意會下跌25%,但實際情況比其想像的更差,下跌比率達3成,「主要因為很多港人外遊,不單是深圳,更是深入內地城市,逗留更長時間。」
黃家和稱,當中又以中高端餐廳受影響較大,「受惠於商場的大型推廣,民生區的餐飲生意較好,相比起來,西貢就比較淡靜,始終復活節不是內地假期,未能吸引內地客來港消費。」他建議商場和啟德、西九等可以多搞活動,提升人流,尤其是吸引留港消費的人群。
香港青年創業家總商會會董曾少江表示,在過去一年,他已經有10至12間零售店及餐廳結業,「主因是入不敷支,不夠支付租金及人工」,他指出,很多具消費力的香港人已經移居海外,留下的人又喜歡北上,「這個復活節假期我都和家人北上消費,因為真的既便宜又多選擇,他們有大型的室內遊樂場、滑雪場,還有幾層樓高的卡車場,這些香港根本做不到。」

曾少江
曾少江說,今年復活節他在本地的餐飲及零售生意(包括玩具、飾物及隱形眼鏡等)比去年同期下跌2成,比平日下跌3至4成,反而日本租車生意則賣個滿堂紅,汽車出租率達100%,當中7、8成都是港人,他坦言彌補不到香港這邊的損失。雖然看不到前景,但他今年仍會在尖沙咀開設新的籃球主題餐廳,「因為合約早在3年前簽訂,租金不太貴,所以都沒有後悔。」

皇玥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嚴運波
皇玥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嚴運波指出,今年復活節的人流明顯比去年更少,相信主因是港人北上,「雖然我們有推出不同優惠,例如四月份的蝴蝶酥節,所有蝴蝶酥產品買二送一,但是因為客人明顯減少,故即使進行各類型推廣活動,生意額仍比去年同期下跌了大約25%。」
皇玥的客人主要來自本地,佔比大約是55%本土,45%旅客,港人北上消費之餘,來港旅客的購買力亦下降,他認為這個現象有愈來愈嚴重的趨勢,今明兩年都不會改善,「上年平均每單約290元消費,今年只有225元左右。」雖然政府推出深圳地區一簽多行,但嚴運波認為成效有限,「港府可以放寬內地所有城市來港自由行,及推出一些更優惠本地人消費的措施,這樣本地零售業或許會有明顯的幫助。」

滾得棧創辦人梁志偉
滾得棧創辦人梁志偉形容,剛過去的復活節首天是「超級黑色星期五」,3間分店合共只有6張訂枱,可以說是「史上最差」,雖然已推出VIP房免低消、半價湯底等推廣,但仍無助生意,「那天的生意額只及平時的2成。」他希望港府能推出特定日子留港消費券,在指定長假期使用,「既給旅客,亦給本地消費者,尤其是在香港長假期、內地非假期的日子,彌補流失的人流。」
市民留港消費避人潮
從事美容業的Angel:今個復活節選擇留港消費,因為覺得沒必要趁長假去旅行「同人迫」,這個假期主要在家附近吃飯、購買日用品等,每餐二人平均使用200至300元,「平時都會在內地平台網購,但如果是貼身的物品,例如是廁紙、食物等,我就會選擇在本地超市購買。」
退休人士Fabrice:假期有兩天留港、兩天去了澳門,「我支持本地消費,但因為想和家人去旅行,須遷就小朋友,所以就要在假日出遊」,他在香港都有約朋友聚會,難得見面,與朋友開了酒,午飯每人吃了約300元;去澳門也是吃飯為主,去了酒店飲茶及吃自助餐等,每餐消費約400元左右。
刊於2025年4月22日《hket》查看文章
刊於2025年4月22日《香港經濟日報》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