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慶回歸】文物探知館推「唐風萬里」展覽 七一特備活動
2025/7/1

▲實物 左起:彩繪黑人舞俑、彩繪駝夫俑、三彩釉陶胡人牽夫俑、三彩騎人駱駝俑
想過一個充實又有文化氣息的七一回歸假期?香港文物探知館現正推出最新展覽「唐風萬里:多元交融開放的盛世」,呈現了唐代人的時尚生活、超凡工藝,與及周邊民族的貿易、宗教與文化交流,展覽並設有粵、英、普導賞。
七一當天,在文物探知館有一系列慶回歸特備活動:
• 「恐龍鑑別班:當恐龍遇上赤金走龍」工作坊(須預先報名),自製聯乘唐代金龍與古代恐龍的手工藝品;
• 古蹟填色,發揮藝術創意;
•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系主任張瑞威教授主講的「唐代的佛教和佛寺」講座,藉此認識唐代盛行佛教的情況。
精選展品包括:

▲赤金走龍
赤金走龍:唐代赤金走龍應為投龍祭祀儀式中使用的法器。道教為唐代國教,帝王三官的祭祀逐步形成沉埋金龍玉簡的固定禮儀,方式是將願望書寫於玉簡和玉璧、金龍、金鈕等器物,用青絲捆紮,待舉行醮儀後,投入名山大川之中,作為升度之信物。
-1024x609.jpg)
▲三彩茶具及坐俑模型(一組)
三彩茶具及坐俑模型:「煮茶坐俑」是目前國內首個再現中國「茶聖」陸羽煮茶形象的唐代三彩器,也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與陸羽形貌相關的實物資料,較全面反映《茶經》記載唐代茶事中,從碾茶、煮茶、分茶到飲茶的過程。

▲嵌綠松石立鳳金飾件
嵌綠松石立鳳金飾件:唐代的金銀器不僅造工精湛,樣式華麗,亦融合多方文化的設計與美學,在歷史和藝術研究方面都有很高的價值。這件嵌綠松石立鳳金飾件為頭飾,以鳳鳥為主題,姿態優雅挺拔,展現中原風格,周邊的綠松石排列是參照源自於波斯的聯珠紋。

▲三彩打馬球俑
三彩打馬球俑:馬球,又稱波羅球,起源於波斯,唐初時由吐蕃傳入長安,盛行於唐代宮廷、軍中以及民間,是騎在馬背上用長柄球槌拍擊木球的運動。從這組陶俑我們可以看到唐代馬球
手的瞬間動態。此套三彩打馬球俑,均為女性,低首,束髻,面部圓潤;頸部以上無釉;著圓領長襦、翻領、窄袖,每個陶俑的長襦部位都顏色不同,各施紅黃綠釉,色彩明艷。
刊於2025年7月1日《Topick! 查看文章